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厂家价格
中农智造DX2599土壤环境在线监测系统
设备 E601b型蒸发器安装
(本公司产品可提供现场安装,现场技术指导,全国就近技术服务的优势 )
1)、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
2、 技术参数
工作温度 | -40℃-80℃ | ||
测量范围 | 土壤湿度 | 0~99% | |
土壤温度 | -30℃~60℃ | ||
测量精度 | 土壤湿度 | ±5% | |
土壤温度 | ±℃(25℃) | ||
测点间距 | 10cm | ||
供电方式 | 10-30V宽直流供电 | ||
外壳使用材料 | PVC塑料管 | ||
防护等级 | IP68 | ||
输出信号 | RS485(Modbus协议) | ||
功耗 | 三层 | ||
五层 |
3、设备安装说明
1、设备尺寸与检测高度
产品采用分层设点的观测结构,地面配置一个温度观测点,地下土壤每隔10cm配置一个土壤温湿测点,观测相对应范围内的土壤温湿度。如下图所示:
2、设备安装前检查
设备清单:
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一台
合格证、保修卡等一份
USB转485一台(选配)
太阳能充电板(选配)
土钻(选配)
自行准备清单
水、水桶、手套(按照个人需求选择)
安装位置选择
l 在作物播种后进行设备安装;
l 安装位置需要地势平坦;
l 灌溉条件下,优先选择获水较少区域作为监测位置;局部灌溉条件下,选择湿润区域内作为监测位置;
l 选取作物长势均衡并可代表绝大多数作物长势的位置;
l 了解被监测作物的根系分布,一般选择离作物吸水根系较近的位置。
注意:设备安装地点应选择地势相对较高处,防止雨水倒灌进设备内部从而引起设备短路或线路故障。
3、安装方式
步:使用土钻在合适的位置打孔
1.将土钻竖直于地面,双手紧握手柄顺时针下压慢速转动。(注意:不要太用力,务必慢速多转几圈,防止钻头跑偏至孔洞打歪)
2. 将取土钻从孔洞中取出,放入桶中将土钻中的土收集到桶中用以下一步和泥浆。(注意:因为钻土因为杂质过多故不做收集)
3. 反复持续上述打孔、取土,并在此过程中尝试性地将传感器轻放入孔洞中(请勿将设备用力触底),以测试孔洞的深度是否合适;若有卡顿,则使用土钻修正,传感器放入、取出都比较顺畅;直到孔深与传感器所标识的安装位置齐平,打孔完成。
第二步:制作泥浆
1.挑出土钻取出的土壤中的杂质,石子、草根、不容易溶解的土块等。将土壤搓细,以便和泥浆。
2.倒入适量水,充分搅拌至粘稠状;壤土泥浆一般不能稠于“芝麻酱"状;和泥浆完成。
第三步:灌浆安装
1. 将泥浆缓慢倒入孔洞,大概到孔洞1/2的位置;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。
2. 将传感器慢慢放入孔洞中,向一个方向慢慢转动并下压,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气泡不能被排出。(注意:再转动下压的过程中不可以上拔传感器,防止气体再次吸入孔中)
3.当传感器安装到正确的深度后,设备周围会溢出一些泥浆,灌浆完成; 此时传感器安装深度与洞口齐平。(注意:将传感器周围3CM以外多余的泥浆,防止结块影响水分下渗)
第四步:安装完成
将设备接好电源线和485通信线上电后,设备会发出一声滴的声音后即设备开机,即可正常工作。建议在泥浆恢复正常状态后再进行正常工作。
其他注意事项:
砂土安装要点
砂土安装与壤土标准安装步骤无异,需要注意的是需准备足量的水,不少于5L;在灌浆之前,先把水倒入孔洞中,淋湿整个洞壁,直到孔洞底部有多余的水出现为止。然后按照步骤,将泥浆慢慢倒入孔洞中,大概大概到孔洞1/2的位置。其余安装步骤参照壤土的安装即可。
黏土安装要点
黏土的安装在打孔收集土壤完毕之后,清理杂质后,将黏土在水中浸泡大于4小时,使黏土软化,便于活成比较均匀的泥浆。浸泡完成后搅拌成粘稠状,灌浆即可。其余安装步骤参照壤土的安装即可。
二、E601B型水面蒸发器
该产品具有防腐蚀、防冻裂、隔热性好、防止小水体和地面剧烈的热交换、测量精度高、使用方便、时间长等优点。广泛应用于各级水文测站和气象部门观测水面蒸发量。
技术规格
1. 量测装置:
a. 测针量程:70mm;
b. 分辨力:;
c. 测杆刻度值:1mm;
d. 音响器电源:DC3V
2. 蒸发桶和水圈由玻璃钢材料制作,玻璃钢材料主要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玻璃钢纤维布。
3. 工作环境温度:-40~+50℃
4. 蒸发桶:
a. 口径:618±2mm
b. 圆柱体高度:600mm,锥体高度:87mm,整个器高:687mm
c. 器口厚度:10mm,刃口呈 40~45 里直外斜形;
d. 水面标志线距器口距离 75±2mm;
e. 溢流孔内径 15mm;溢流孔底距离口 60mm。
5. 水圈:
a. 槽宽:200mm,
b. 内壁深:137mm
3. 溢流桶:
a. 内径:196±1mm(横截面面积 300cm);
b. 器深:400mm
说明:此产品介绍内容来源引用于原生厂厂家,仅供同行参考,学习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