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什么是脱模剂?
脱模剂是一种用在两个彼此易于粘着的物体表面的一个界面涂层,按脱模剂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物、有机物、和高聚物三类。
2.脱模剂作用:
因为脱模剂是张力非常低的惰性物质,既不与模具结合,也不与工件结合,所以很容易的脱离模具。它可使物体表面易于脱离、光滑及洁净。
3.脱模剂配方:
在生产玻镁板产品时,普通的脱模剂有机油 洗衣粉,黄油、玉米油(食用油)、乳化油等,如果是冬天可以用螯合皂角乳化液 酒精,起到提前脱模的作用
压铸是动态热力学过程,铝锌等合金有很强的附着至型腔表面的趋势,喷涂脱模剂能充当型腔和液态金属间分型剂的作用,防止金属粘附到型腔表面。脱模剂的慎重选取(成分,结膜温度,发气量,残留物,结膜强度,对后续表面涂镀的影响等)与合理的操作工艺(脱模剂浓度,模温分布,雾化工艺,喷涂时间及距离等)是防止粘模的重要因素。
模具的近浇口部位、深凹槽部位容易发生粘铝。发生铝合金粘模的模具表面形状如图示。这些不规则小凹坑的一开始的直径约为微米,后慢慢地发展成为直径达微米的小凹坑。随着形成粘模倾向的增强,这些小凹坑的直径可以达到15µm,终形成裂纹。这些小凹坑和裂纹后都充满了铝,并且还可能发生机械粘接。脱模剂的作用是分离模具与压铸件的表面,降低模具的损伤,使铸件表面光洁,同时对模具起到冷却、调节与控制的作用。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